| 
	一、导入意义
 
	    通过全面的经营质量来提升竞争力已成为许多组织不懈的追求。为了适应这种国际化发展趋势,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增进顾客满意,期望通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自我诊断评审,建立卓越绩效自评机制,藉此了解公司经营管理与卓越绩效评价标准要求的差距,识别出强项、弱项并确定主要改进机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成熟度。二、导入流程
 
  
	三、工作内容及阶段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建立卓越绩效推进领导小组和自评小组 
	     第二阶段:初步诊断 
	     第三阶段:动员会暨中高层卓越绩效模式认知培训和自评小组培训 
	    第四阶段:自评及改进 
	第一阶段:建立卓越绩效推进领导小组和自评小组 
	    1. 组建卓越绩效推进领导小组,同时明确综合协调机构。 
	    2. 组建自评小组,选出小组组长,并进行必要的授权。自评小组人员应由至少一名高层领导和各部门领导或骨干组成。自评小组人数可为5-7人,以单数为好。项目组成员应: 
	    对组织的运营情况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阶段:初步诊断 
	    1.诊断依据:《宁波市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及组织经营管理体系有关文件资料和数据信息。 
	    2.诊断目的:通过诊断,初步了解组织的管理现状,发现问题,找出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要求之间的差距,为组织开展卓越绩效自评提供依据。 
	第三阶段:动员会暨中高层卓越绩效模式认知培训和自评小组培训 
	    1. 高层领导动员讲话。 
	    2. 卓越绩效模式高、中层培训,目的是使高、中层领导系统了解卓越绩效模式,为后期展开自评工作建立沟通平台。 
	    3. 卓越绩效评价标准要点及自我评价方法讲解。 
	第四阶段:自评及改进 
	    1. 辅导老师制定自评计划,并分发给自评小组成员及相关部门。 
	    2. 自我评审(自评) 
	       组织简介编写培训。 
	       在辅导老师的辅导下,自评小组编写组织简介。 
	       组织开展自评。 
	     ——材料收集调查:调查是自评成功与否的关键,调查的目的是对标准的每个要求,组织是采用什么方法,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并得到什么结果。可以由自评小组在辅导老师的辅导下通过查阅组织资料、面对面的访问等方法来完成。调查完成后,进行整理、归纳,形成书面材料。 
	     ——正式自评:辅导老师和自评小组一起进行自我评价,识别出强项、弱项,并进行打分。基于改进机会,辅导老师与自评组一起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自我评审报告编写:辅导老师辅导自评小组编写自我评审报告。自评报告是评审小组向最高领导汇报评审的结果。报告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内容:1)自评经过;2)强项、弱项和改进建议;3)自评打分结果。 
	     ——自我评审报告汇报:由辅导老师向中高层领导汇报自评结果,讨论、确认改进建议及改进优先事项。   
	    3. 改进:辅导老师协助自评小组根据高层领导要求编制改进计划并报领导批准。实施改进计划并进行跟踪、验证。        
	    4. 再评审阶段:组织自评一般为每年一次,再评审即次年自评循环。 
	  
	四、结果呈现 
	    建立一支自评小组并掌握自评方式方法。 
	    形成自我诊断报告及改进建议。 
	    定期了解跟踪改进计划的具体落实和改进结果情况。 |